![]() |
退出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2019年6月24日,农历五月二十二日。今天的升旗仪式我要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自我反省,总结反思。首先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我们平泉一中今年高考取得的辉煌战绩: 2019年高考平泉一中再传捷报:一本文理科上线645人,再创历史新高,应届文科戴雨薇同学以总分660分的高分,达到了清北国家专业录取分数线。 我们在为这些即将踏入名校的学子表达祝福的同时也不禁要问,明年、后年的高考辉煌,你们将如何续写? 好长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疯传的几篇文章都让我很难过。比如《致家长: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给他一部手机》,比如钱文忠教授的《凭什么教育一定要是快乐的?》,还比如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请不要再为中国孩子减负了》等等。这些文章,其核心思想都是号召大家不要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了,提倡教育要加强惩戒,严格一些,再严格一些地要求孩子。 这些作者都对持续了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背景下的教育怀着深深的忧虑,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怀着深深的忧虑。我很敬重他们。而且,我也要说:请不要在高考结束之后,再对自己哭着说,我原本可以做到,为什么我却放弃? 同学们,当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接踵而至时,我希望你们能安静下来,当一次又一次名字上墙时,我希望你们能冷静下来。忘却曾经的成绩和掌声,忘却一时的满足和得意,学会反思,不断总结,在宁静中查找自己的知识漏洞,在测试中检验自己的行为粗疏,然后振作起来去寻找新的梦想。 希望你们在宁静中反省自己,追问本心。你们应该努力充实精神而不是崇拜物质,应该直面内心而不是随波逐流,应该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一个人如果缺乏内心的指引,就很容易在一片嘈杂声中迷失自我,耗尽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最多只能得到平庸的优秀和贫乏的成功。同学们,你们需要反复地追问,什么是自己最喜欢、最热爱的?什么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是你们前进的不竭动力。追随本心的召唤,你们才能铸就无悔的人生! 希望你们在宁静中反省自己,坚守初心。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你们会面对很多选择,只有坚守初心,不断反思,才能抵御诱惑,才能不忘记为什么出发。2006年毕业的姜佳颖同学,不忘自己要考进北大的初心,时刻反思自己每一次的考试得失,最终走进了心仪的大学,收获了人生的美好。2016届毕业生吕思婷在进入高三复习的高原反应期之后,给自己的每一天写备忘录,做好学习反思,坚守一颗状元的心,最终她突破了“寒冷的高纬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2017届毕业生李雪莹每科都有错题本,每次考试都有试卷分析。她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最终走进了清华园。同学们,你们今天坐进的每一间教室里,都曾经有无数个反思者孜孜不倦刻苦读书的身影。所以我坚信:只要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积极反思,你们也一定能够抵达梦想的彼岸!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不仅需要安静的环境,更需要安静的、不断反思与总结的内心。只有心无旁骛、潜心笃学,并能及时反省的人才能获得真知、增长才干;只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总是时刻总结的人才能超越自我、升华人生。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因沉迷于数学而被称为“呆子”,他在追梦数学的传奇人生中,以“人家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演练与思考才觉得心安”的精神,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中国解析数论等多个研究领域的创始人。 同学们,在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其实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怕苦怕累的孩子。一个正常的孩子,一定会在某一个积极的领域,充分地表现出了他们的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和韧性。当然,这个领域,绝不仅仅是我们大人潜意识中的最重要的那些领域,比如升学,比如成功……我想强调的是不是你们不愿意吃苦,而是你们没有认真的反思过哪些是你愿意为之吃苦的项目和事业,偷懒从来不是你们发自内心喜欢的生活方式。很多时候,你们只是不知道更好的方式在哪里。我要告诉你,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那个最爱,希望你把高考当成愿意为之吃苦的项目和事业,当你有一天真正踏进大学的门槛时,你就会发现,原来你所追求的多姿多彩的生命存在形式都藏在那个象牙塔里。 同学们,再有二十天期末联考就来临了,希望你们在宁静中笃学、在反思中进步、在总结中前行,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去收获一个满意的成绩,度过一个清凉的假期!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